實驗室清洗消毒機集高溫沖洗、紫外/臭氧殺菌等功能于一體,長期高負荷運行易引發各類故障。以下是典型故障現象、成因及針對性解決方法,助您快速定位并修復問題。?
一、通電無反應?
表現:按下啟動鍵后,顯示屏黑屏且無蜂鳴提示。?
可能原因:電源線路斷路、急停開關觸發、控制主板故障。?
排查步驟:
1. 基礎供電檢查:確認插座通電(可用其他電器測試),檢查設備電源線是否斷裂或插頭松動;查看機身背后的總閘開關是否處于閉合狀態。?
2. 應急開關復位:若設備配備紅色急停按鈕,順時針旋轉使其彈出復位;部分機型需打開電氣箱,檢查線路熔斷器是否熔斷(更換同規格保險絲)。?
3. 主板自檢:斷開電源線,靜置5分鐘后重啟;若仍無響應,聯系工程師檢測控制主板。?
二、清洗效果差(殘留污漬)?
表現:器械表面可見污漬、鹽類結晶或有機物殘留。?
核心誘因:噴淋臂堵塞、洗滌劑濃度不足、水質過硬。?
解決方案:
疏通噴孔:拆卸噴淋臂,用細鐵絲疏通出水孔(注意勿損傷硅膠密封圈);若為旋轉式噴臂,檢查軸承是否卡滯導致轉動不暢。?
調整洗液配比:按說明書要求添加專用清洗劑(粉劑需溶解),避免過量產生泡沫溢出;硬水地區建議加裝軟水器或改用去離子水。?
優化清洗程序:對頑固污染物啟用“預洗+主洗”雙階段模式,適當延長浸泡時間;重度污染器械應預先手工刷洗再上機。?
三、消毒不干凈(微生物超標)?
表現:滅菌后物品培養出菌落,或異味明顯。?
關鍵排查點:溫度/時間未達標、紫外線燈失效、通風不良。?
處置措施:
參數驗證:使用測溫儀監測消毒艙內實際溫度(應≥80℃維持30分鐘以上),校準溫控傳感器;檢查門封條氣密性,關門后用手電筒照射確認無漏光。?
燈管更換:紫外線燈累計使用超500小時后強度衰減,需及時更換(戴防護手套操作);定期用酒精棉片擦拭燈管表面灰塵。?
風路維護:清理排風扇濾網積塵,確保濕熱蒸汽有效排出;若采用臭氧消毒,檢查發生器電極是否氧化。?
四、運行時異響或震動劇烈?
表現:電機轟鳴、泵體抖動甚至位移。?
機械根源:軸承缺油、水泵空轉、負載不平衡。?
緊急處理:
潤滑保養:停機后向水泵軸承注入食品級硅油;若為皮帶傳動機型,調整張緊輪使皮帶松緊適度。?
防干燒保護:檢查液位傳感器浮球是否靈活,低水位時自動補水功能是否正常;禁止在無水狀態下啟動加熱模塊。?
平衡裝載:清洗架放置時保持重心居中,重型器械盡量靠近轉軸擺放;定期校正減震腳墊,防止共振傳導。?
五、日常預防要點?
每周清理過濾器雜質,每月校驗溫度探頭,每季度深度清潔內腔(含隱藏管道);建立使用日志記錄異常代碼,便于追溯故障規律。復雜故障(如PLC報錯、高壓閥泄漏)需聯系廠家技術支持,切勿擅自拆解高壓部件。通過規范操作與定期維保,可顯著降低設備故障率,保障實驗安全性。